“未来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清晰,将朝着AI模型本地化嵌入与大算力相融合的方向演进。”绵阳沃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沃思测控”)总经理唐浩介绍,当前工业领域的嵌入式系统大多仅具备基础控制和监测功能,受限于本地算力而难以实现真正的AI赋能制造业。然而,随着大模型、算力技术的突破性发展,新一代本地AI嵌入式系统也将逐渐普及。
可以预见,随着具备本地AI算力的嵌入式系统的规模化应用,工业领域将实现从简单自动化到真正智能化的跃迁。设备不再只是执行命令的终端,而是能够自主感知、分析、决策的智能体。沃思最新推出的毫米波测厚系统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。
该系统采用AI算力嵌入式架构,实现了从数据采集、实时分析到自主决策的闭环运行,既满足了工业场景对实时性的严苛要求,又具备了强大的数据分析优化能力。唐浩强调:“这种变革不仅将重塑生产流程、重新定义制造业的竞争力标准,更将推动智慧工厂建设进入新阶段。”
在他看来,真正的智慧工厂首先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体系,脱离单机设备和零散系统的传统模式。同时,必须实现端到端的全流程贯通,达成从输入到输出、从需求到交付的完整闭环。在此基础上,实现全量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“有了执行和采集,接下来就需要分析与决策。智慧工厂还要构建基于AI的智能优化系统,通过采集的生产数据,实现对效率、成本和质量的最优化调控。这正是我们当前重点推进的工作方向——打造数据驱动、AI赋能的智能化生产体系。”唐浩表示。
沃思测控为沧州明珠打造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就是典型范例。该项目构建了覆盖集团总部、分公司、工厂、车间、机台直至传感器层级的全方位智能化体系,整合了从生产设备到工厂系统、从硬件控制到软件管理、从SCADA数据采集到MES制造执行,以及WMS和ERP系统的完整技术链条。
项目实施后,不仅使沧州明珠集团实现了运营的透明化管理,更使其在质量管控、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,特别是在关键环节的智能检测技术应用,为无人工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该项目已成为国内塑料管道行业智能化建设的示范案例。
“智能制造的价值不仅在于成本节约,更体现在生产效率、市场响应和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。然而,许多初创转型企业仍受限于发展阶段和认知局限,过度看重短期投入产出比,未能充分认识到智能化转型对企业价值链的长远影响。”在唐浩看来,智能化转型是企业完成技术积累和认知升级的过程,既是技术革命,更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重塑。
今年上半年,沃思的业绩表现亮眼,出货量和交易额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。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核心驱动力:首先是持续的产品技术创新突破,特别是新推出的毫米波等核心技术产品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;其次是多年来深耕行业积累的客户信任和市场口碑,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基础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坚持‘三新战略’的发展路径,通过持续研发创新产品、开拓新市场、突破新兴领域协同发力,确保公司保持高质量增长。我们相信,这种以技术创新为引擎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,将推动公司实现今年设定的更高业绩目标。”唐浩表示。